奢靡,这些年进项减少,有些入不敷出。
而且荣国府已延续数代,靠爵产资盈余孽生许多店铺和良田,这些财货的价值还在爵产之上。
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他接收内务府爵产的消息传出,便又惹出些事情……。
……
当然威远伯的爵产和荣国府的爵产,还是相差甚远的,虽然贾赦是降等袭爵,官赐爵产有所消减,但还是远高于一千石。
两处农庄产每年可产千石粮食等财货,折银约五千两,加上天气和长途运输等损耗,年得银产不低于四千两。
不过眼下的威远伯府人口简单,也就贾琮和屋里那些丫头,就算加上几十个新买的家仆,并没多少人口。
……
今天神京八房来了不少子弟,都是看望贾母这位贾家的老祖宗,还带了不少时节礼物,场面倒是做得很是热闹。
贾琮跟着来传人的琥珀一进荣庆堂,便有很多族人一脸殷勤的站起身,有称呼琮哥儿的,也有称呼琮兄弟的,还有称呼琮叔的。
这些都是贾家文字辈、玉字辈、草字辈的子弟,大部分贾琮都不认识,有几个面熟的,估计在族祭时见过,不过叫不上名字。
只有两个人是他认识的,宁国一脉的贾效和贾蔷。
贾蔷曾经谋划过火器作坊管事的职位,让贾琮觉得这背后必定存在叵测之念。
而贾效在促成他转宗宁国脉时大为出力,自然是想从中谋取些好处。
总之这两人在贾琮心目中,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如今这些偏房子弟齐聚荣庆堂,而贾母又偏偏叫自己过来说话,贾琮大概就能猜出是怎么回事了。
这些人当中应该贾效主事的,就见贾母说道:“效哥儿,你们有什么事情,直接和琮哥儿说吧,都是本家兄弟,也不用忌讳。”
今天贾母心中多少有些气不顺,本来以为族中子弟知道孝顺,还特地带了礼物来看她。
结果贾效等人说了半车子好话,最后话题一绕回到贾琮身上,贾母才知道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自己居然被当成了伐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自己这孙子最近在风头上,倒像是满世界都在围着他转。
贾效一脸笑容,竟然让自己显得多些长辈的风范,不在这位新封的晚辈伯爵面前,弱了太多的气势。
说道:“琮哥儿,如今我们族中的子弟,出了你这样卓绝的人物,当真是我们贾母列祖列宗庇佑。
方才我还和老太太说呢,你如今家大业大,虽说伱有个兄长琏哥儿,不过荣国府的事情也够他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