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出城的卫军都衣甲鲜亮,装备精良,其中甚至还有重装的弩兵。
蒋小六看到卷起漫天烟尘的大队卫军,从自己身边席卷而过,领队那位将领形容威武,正是苏州卫指挥使罗雄。
一旁的于秀柱说道:“竟然都被伯爷猜中,罗雄真的带兵亲自追击。
卫军未得军令,擅自调离驻防之地,他就不怕被人赖上谋反之名吗!”
于秀柱和蒋小六都在五军营当兵数年,又跟着贾琮在辽东征战,自然知道军中的规矩和忌讳。
蒋小六说道:“他会藏匿周正阳,就说明他和水监司大案牵连很深,不过是垂死挣扎,孤注一掷罢了。
就算他追上三爷,又有什么用,三爷是用自己做饵,耍得他团团转,周正阳昨夜就从别路被运送出城了……。”
……
姑苏城西向官道上,大批卫军兵马急速行军,步伐如雷,马蹄轰鸣。
十几名斥候骑兵飞驰出大队数里之外,查探敌情遁迹,为整个卫军大队指引行进方向。
不断有斥候探马,返回汇报前路情况,气氛显得萧杀压抑。
“大人,前路半里路途,车马蹄印辙痕杂乱,彼此距离位置不一,应是出城之后,贼人分多路分进,道途并不一致。”
“大人,距城两里之后,所有蹄印辙痕渐渐汇聚成流,应是贼人汇合成一路,然后向西偏北向逃窜。”
“大人,距城四里之后,沿途蹄印辙痕集中,只要跟随沿途车马痕迹,必定将贼人追上……。”
苏州卫指挥使罗雄,一身甲胄,一马当先,奔驰在队伍前头,身后是两百余名卫军骑兵,后面是五十名弩手及三百多名步卒。
这次罗雄从苏州卫抽调了五百精锐人马,追击掠走周正阳的贼人,阵势不可谓不大。
他从吴县县衙公文上,得知昨夜潜入耿府捉拿周正阳,竟有上百人之多,具体数量无法明确。
但根据耿府家奴的口供,其中携带火枪的只有几十人。
几十把火枪虽已构成一定的杀伤力,但还远不到无法抗拒的地步。
罗雄带领五百精锐卫军追击,在人数和武力上已占尽优势。
而且为了对付这几十只火枪,他甚至从卫军中调集了五十名连弩手。
在短距离对抗中,不用搭弓引箭的连发弩机,其威力已接近火枪。
但是退出五十步外,手持连弩的威力就会大减,但火枪依旧在最佳射程之内。
罗雄非常有信心,只要追击倒这伙人,他就能扭转乾坤,夺回周正阳。
而且他已下定决心,只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