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599章 策问勘世道

第599章 策问勘世道

也能金榜登高。

因此,但凡举子心怀青云之志,有独占鳌头之心,无不是精通策问之学。

贡院内三千余名应考举子,在经过了两场六日的考较,点灯熬油,绞尽脑汁,大多数人都已神思疲惫。

但是所有的举子,在前两场考较之中,不管是不尽人意,或者是志得意满。

没有人会有半点松懈,人人心中都牟足尽头,将剩余的精力和希望,都倾注在第三场策问比试。

大周会试策问之比,和前程规制大同小异,也是出题策问五论。

但是与前朝相比,也有所不同,主要出于务事而论,致事求深。

因此,会试三场五道策问题,首题为主题,其余四题以首题为干,延展出题而问。

上届春闱的策问制题,便是从首题派生出海政、河防、边事、征赋等四小题

也就是说,策问首题是重中之重。

如果首题答问写得不成体统,糟糕坏事,其余四题就失去根源,三场策问就会一败涂地。

策问之学,比起严谨规整的书经八股,似乎显得更加挥洒,但是精深策问之学,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贾琮自从拜柳静庵为师,每年柳静庵都会给他列大量书目,涉及诸事百家,让他开阔视野,夯实策论根基。

其中磨砺积累,数年辛劳为一日,滴水穿石始成功,想要科场上先人一步,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

等到三通鼓声停歇,贾琮磨墨沾笔,只见两名举着考牌的差役,在场走入舍巷。

所有考生目光灼灼,全部汇集到考牌上的策问首题:

学人皓首穷经,治学深思,终为俯之以王事,上古皇帝之始,即为不易之圣贤道统。

然春秋有变迁,君王有贤愚,黎民分贫富,敌酋有多寡,臣僚各忠奸。

圣贤道统不可易,然一时之法,无一定之论,何以可治百世之事?

先贤有云:以一人之心融天地之心,以天地之心融天下之心。

盖以本源治道之基,众法归一,使普天率土,士民黎庶,悉共于理义。

无本末忤逆之患,上下异向之风,何以致之?

……

贾琮全神贯注浏览考牌上的考题,并飞快的执笔记录,但读完首题内容,心中微微一动,若有所思。

在贾琮所在号舍之前十几个位置,正是杭州府解元林兆和的号舍。

当差役的考牌游走到号舍之前,他全神贯注看过首题,并飞快笔录下来。

等到录完其他四道策问题,林兆和又回到策问首题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