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马车到达时,已有不少今科进士已聚集等候。
贾琮作为春闱会试会元,殿试一甲榜眼,是同年进士中备受瞩目之人。
他刚走下马车,便有许多同科进士,上前寒暄致意,气氛热络和畅。
此次他具大魁天下之资,虽没点为头名状元,但避开众目睽睽之境,也为将来仕途生发,留下更多余地留白……
他作为三百同年进士中,唯一当朝勋贵,五品正官,原本就太过耀眼夺目。
毕竟贾琮身上的诸多光环,实在难以令人忽视。文宗弟子,二元登科,词名冠绝,书法宗匠,少年名将,削番封爵、屡破大案……
其中任何一项,都是常人终生难以企及。
如果贾琮这样的人物大魁天下,或许他的才华文章,难以指谪。
但依着文人相轻的劣根,天下学子不知要造多少非议,诸如官官相护、贵庶有别、公器私用、隐晦不明等风议谣言,必定会尘嚣日上。
如今退为一甲榜眼,谢名去望之下,反而让他在今科进士中,收获了更多的拥戴和善意。
因为他不再那么耀眼夺目,难以接近,更易被大多数进士视为“同类”,更何况还是如此出色的人物,与其相交,何乐不为。
这就是人性……
……
今科状元张文旭、探陈启瑞,也都上前和贾琮招呼寒暄。
张文旭做为头名状元,本该意气风发,志得意满,但欣喜万分的同时,内心也有说不出的压抑……
本年春闱实在有些非比寻常,不仅出了舞弊大案,也出现了许多才华绝伦的人物。
会元贾琮自不待言,本就是名动天下的传奇人物,除此之外,徐州邹辉,杭州府林兆和,都是名声不小的状元热门之选。
邹辉高举会榜第二,林兆和为会榜第三,张文旭虽在青州之地,才名不小,但是这些人相比,就变得有些寻常。
贾琮身份显赫尊贵,林兆和身陷舞弊案,邹辉盛传为书经八股奇才,但似乎两耳不闻窗外事,对朝政时事不够敏锐,在殿试策论中失利……
如果不是这种种原因,张文旭难登状元之位,这对他本该是侥天之幸,志得意满,欣喜若狂。
只是但凡能考中进士之人,那个都不是糊涂之人,人人目睹耳闻舞弊大案风波,多少能推断出其中根底。
更何况张文旭之下,偏偏挨着贾琮这等光彩耀眼人物,才华名望与他相比,明显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管是看榜之时,还是当下承天门前一幕,贾琮在同年之中的声望和拥戴,似乎都在他张文旭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