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石槐有差不多三万,他这边也有两万五千骑兵和两万步军,人数上还要多一些。
更别说他手上还有一支杀手锏——那一支一千精锐组成的绝对强悍的突骑,在他这边,属于骑兵中的特种兵,是可以在关键时刻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在袁树看来,檀石槐这次既然来了,那就别着急走,袁树很好客,想要把檀石槐永远留在这片热情好客的土地上,就是不知道檀石槐是不是一个明智的客人了。
来都来了,就别走了,客随主便,不是吗?
九月二十日,袁树所部主力与檀石槐所部主力正式遭遇,双方没有过多的废话,当天上午临近中午的时候,便开始了交手。
檀石槐通过此前先锋军的挫败和攻城的挫败得出结论,即汉军战斗力更强,装备也更好,他这边没有那么好的装备,和汉军硬碰硬的话,并没有太多的好处。
所以就采取此前的经典骑射战术与肉搏战术相结合的方式,不要一开始就和汉军接战,而要尽可能发挥出骑射的优势。
而且他还得知汉军还有步军配合,人数明显多于鲜卑军,这就让檀石槐更加谨慎。
他认为汉军的体力和马术都不如鲜卑军队,只要拉长决战时间,待汉军骑兵体力耗尽,获胜的一定是鲜卑军。
而一旦汉军骑兵体力耗尽、被鲜卑骑兵打败,剩下的汉军步军也就没有什么威胁了。
两条腿再怎么也跑不过四条腿,届时就算是撤退,汉军步军也无法追击。
一定要说的话,这种想法也没错,汉军在马上的持久力和马术平均一下确实不如鲜卑人,人毕竟是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
所以檀石槐没有宣布直接进攻,而是下令让鲜卑大军缓缓向后退,准备吸引汉军骑兵来攻,然后他们一边兜圈子一边使用骑射技能和汉军战斗,消耗他们的体力。
至于汉军步军,暂且不去管他们,反正他们在野战战场上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袁树登上了一座小山丘远观鲜卑军阵,观察到了这一点,稍作思考之后便得出结论,这是鲜卑人希望他主动发起进攻。
“彼等退却,军容不乱,旗帜不乱,可见并未败退,而是吸引我军前往攻击,我军有步军,一旦骑兵被缠住,步军则陷于孤立之中,两军不能互相支援,首尾不能相顾,乃兵家之大忌。”
于是袁树下令,既然鲜卑军队不主动发起进攻,那汉军也不主动进攻,而是变阵。
他喊来了荀攸为首的军事参谋团队,面授指令,让他们前往前军各将领处传令、协助指挥,自己则下令传令兵敲响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