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任去留。”
听任去留,在众人看来也只是目前的宣传罢了。
以后肯定会食言的,这话说出去,袁绍那里都不会相信。
五六千左右的熟练步兵,不是谁都有魄力放弃的。
你放部分士兵返回河北,那留在河东的吏士,他们的家眷就会遭受袁绍的惩罚。
显然不能这样做事情,违约是必然的,却不需要赵基主动违约。
只要军队中骨干分子想留下,就会代表其他人表态。
反正越是高级军吏,越是明白袁绍麾下河北本土派与外州元从士人的激烈争斗。
“报~!”
一名骑士自阵后来,勒马于战车处:“赵中尉遣使来报,陈留兵已到十里之外。并未侵扰各军旧营,直奔此处而来,约有六千之众,骑士五百余。”
“等陈留兵到了五里外再报。”
赵基做出回应,又拿起张瓒写好的第二道给朱灵的回复,见措辞没有什么问题后,就取出印信在上面盖印。
命人送信后,就审视缪尚带来的许褚、朱灵使者:“我奉天子诏令前来讨贼,并无侵占兖豫郡县之意。战事结束,吏士思乡,待拜谒天子后,我自会返回西州。”
一个使者拱手长拜:“侍中无有入朝辅政之意?”
“有蒙侯在,我在西州,也是放心的。”
赵基说着笑了笑:“就这样回复,我等你们的好消息。曹操溃败就在转眼之间,还请不要自误。早些结束这场战争,天子、朝廷治理治下,兖豫士民也将沐浴太平之下。”
太平哪有那么简单?
两个使者也只是拱手辞别,各自回去口述见闻。
具体抉择,还要看许褚、朱灵的决断。
他们已经降下了一次曹字战旗,想要重新挂起来,难度很大。
战斗时期易帜,没有带崩周围曹军营地,已经是曹操的极大幸运了,怎么可能轻易原谅他们?
何况,士兵们怎么想?
放下战旗,很多士兵那口气已经泄了。
只要赵基这里的条件不是特别恶劣,那绝大多数士兵是不会反对的。
更何况,赵基一开口就是交出伤兵,交给他来救护。
这种另类的人道光辉虽说有抓人质的嫌疑,但也能让绝大多数吏士信服。
战争除了打打杀杀之外,还要讲究攻心。
只是这两个使者离去后,张杨的使者缪尚又取出一封帛书递上:“侍中公,这是张将军密书。”
“呵呵。”
见赵基哂笑,缪尚也是悻悻赔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