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将赵基的基本要求满足,赵基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他撤军、率领军队去颍川。
从梁国、沛国北部、山阳南部以及陈留南部,短期内很难搜集到足量的适龄女子。
这不是敢不敢抢的事情,而是你没得抢。
已经闹出过矛盾,现在也不好要求赵基那里放宽时间。
对赵基来说,双方军队分别后,想要再次堵住吕布,谈何容易?
就连吕布自己也清楚,只要抵达颍川,接管朝廷,肯定会用别的办法处理这件事情。
他沉思之际,秦宜禄捧着一封木牍进来:“君侯,赵侍中回书。”
吕布起身而坐:“何事?”
“是兖州兵出逃一事,赵侍中回应他事前不知情,并说逃兵已入兖州州兵营地。他还说明日要与君侯商议兖州刺史人选之事。”
秦宜禄上前将木牍递到吕布面前的桌案,吕布伸手拿起来扫一眼,挑眉:“莫非他要将兖州给我?不对,他说的是兖州刺史。”
他开始回忆自己麾下资历合适的文吏,不由倍感扫兴。
这些文吏不管是不是兖州籍贯,都跟着陈宫走了,以至于他想抓住这个官位,也是口袋里没人可选。
资历、名望、才能这三个因素越高,就任后越容易抓住兖州;否则随意派个人,抓不住也是没用。
法理上来讲,谁接任兖州刺史,就能从赵基手里拿走这两千多兖州州兵的指挥权。
吕布沉眉思索片刻,感觉张杨就很合适,虽说有些屈就,可张杨不会背叛他。
当即就对秦宜禄说:“回去早早安歇,明日我与赵侍中议定此事后,会一同上表朝廷。”
“是,仆明白。”
秦宜禄拱手应下,后退七八步转身出大帐。
陈宫这伙人不在,也只能辛苦秦宜禄担任使者,谁让秦宜禄仪表不俗,擅长交涉呢?
至于明日家眷队伍抵达此处,秦宜禄没有机会夫妻团聚……这跟他吕布有什么关系?
想到明天就要把女儿交到赵基营中,吕布更是心烦意乱,抓起手里木牍丢入营火中。
各军夜禁之际,赵基与张纮一起吃晚餐。
此前彼此就有书信联系,赵基详细询问了孙策的状况,感慨说:“天下英雄,除我与孙伯符外,皆是老朽之辈,实不足虑。”
张纮提议:“侍中何不征孙策入朝?”
“朝中已经够乱了,无人能压制他。”
赵基见张纮疑惑,就解释说:“吕布所图甚大,又受公卿掣肘。若得孙策,必倚为爪牙。今日之吕布孙策,明日之董卓吕布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