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并不陡峭。
仅仅是目测,陡峭山势三面包围,南北三里,东西近五里。
伐木之后,足够开拓出一片足够使用的陵园区域。
选好地址后,赵基才引着卫士返回晋阳城中。
冬季能做的事情并不多,今年也不需要额外训练士兵,能做的就是锻造器械,为明年恢复生产做准备。
至于修建烈士陵园,也不缺人力,处于建设期的晋阳城始终都缺乏木材。
调动军队砍伐、运输木材,同时就地修建陵园。
自己也能在这个时期里组建大司马幕府,并开始稽核功勋,将最终赏赐落实下去。
要给士兵找点事情去做,没有什么比修建烈士陵园更值得他们全力以赴。
转移了军队的注意力,在这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大司马幕府才能有序进行功勋稽核工作。
否则几万人眼巴巴等着,其中性急的催促,会惹出许多赵基不想处理的琐碎麻烦。
他在离开平阳时,已经给弘农的张昶发去征辟,征他为大司马幕府长史。
张昶是凉州三明张焕的次子,草书宗师张芝的弟弟。
此前就代表雍凉士人见过一面,仰仗目前的战绩来说,张昶肯定不会拒绝。
西曹选诸葛玄,东曹选赵蕤。
至于主簿,只能从河东人中选拔,卫觊就很合适。
此外并州牧州府也要一起组建,虽然这只是依附于大司马幕府的傀儡、执行机构,并限定并州籍贯。所以诸曹掾属不需要费心,需要费心的也就别驾、主簿。
别驾这些年被群雄发展变成了治中从事,治中就是别驾的别称,从事是群雄将军府的不定员从事。
这样两个不关联的官位组合后,就变成了将军府的六百石从事,兼任该州治中。从法理上解决了将军无法治理一州政务,缺乏主从名义约束的问题。
赵基有并州牧这个职务,但以后还要考虑凉州、雍州的问题,因此要一步到位,改并州别驾为治中从事。
即以大司马幕府内,并州籍贯的从事兼任并州治中。
这样一来,还需要仔细选拔两个主簿,一个是大司马幕府的主簿,一个是州部的主簿。
州主簿随行作用,主簿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手下也有一批人。
主簿办公的地方贴近核心,往往都是在台阁、门阁内办公,所以主簿团队又被称之为黄阁。
赵基的规划中,并州主簿更像是并州州部内的监督者;治中从事承上启下,主簿黄阁团队监督,各曹执行。
而真正典掌机密的是幕府主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