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
将合作的态度展示给陈瑀,如果陈瑀敢来,就等于交恶袁术。
到现在为止,吕布还对袁术许诺给他的二十万石粮食念念不忘。
自孙策核心势力从江东撤离后,随着朝廷征会稽郡守王朗入朝,江东陷入空虚,一些孙策旧部也主动迎奉扬州牧刘繇,刘繇势力卷土重来。
孙策旧部也是没办法,不迎奉刘繇,就要被袁术清洗。
这个冬季,袁术调头向南企图彻底剿灭刘繇,并抓住孙策军中将校的家眷,以此瓦解孙策本部。
所以现在的袁术,根本没兴趣与吕布交战,也不想交战。
因此广陵郡内二陈相争,主动征辟陈瑀,也能让陈瑀、陈登这对叔侄能体面结束争斗。
广陵趋于统一,陈登也就有力量抵抗袁术的侵蚀。
在杨俊的规划下,吕布同时对刘表、袁术组织起了进攻计划。
如果单独对刘表构建进攻计划,那刘表别无选择,只能对抗到底。
现在这样张弓在刘表、袁术之间来回比划,能很好进行威慑,也不至于让刘表一条路走到黑。
比起陈宫攻伐曹操、荀彧居中自守、娄圭攻伐刘表的单一战略规划,杨俊则相对全面,将袁术也拉了进来。
做好全面的铺垫,到时候择机而动即可。
至于刘表、曹操、袁术三方结盟来攻,这种事情概率太小了。
杨俊的操作,让吕布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因为杨俊根本不在乎下一步是屯守不动,又或者是进攻谁;杨俊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挑容易攻打的下手。
其实这也是荀彧的策略,荀彧的策略就是坐拥朝廷居中观望,以政治手段瓦解、掏空刘表或者袁术。
当对方内外交困时,就下手。
代表朝廷征伐一方时,就没必要拘泥一城一地的得失,可以直扑敌方大本营。
一战消灭对方主力、首脑,对方势力自会瓦解,可以一举吸纳。
这是朝廷体制的最大优势,不存在接收的阻塞。
而荀彧与杨俊区别也很明显,荀彧没有顺着吕布的心思进行战略美化,也不屑于详细讲述固守战略的后续变化。
固守只是手段,守着,就是为了等对方露出致命要害。
荀彧眼中,吕布应该能想明白这些,也就不屑于详细沟通,说到底是不想低姿态解释这一切。
可吕布眼中,荀彧的策略就是守,缺少变化,有坐等对方崩解、老死的那种被动、枯燥感。
杨俊就不同,明确告诉吕布接下来就是要进攻,曹操、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