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入仕渠道。
比如举高第,或者就是任子制度下的正常郎官。
裴茂是京兆尹,裴茂的长子,自然有责任进入太学或光禄勋麾下担任郎官。
裴潜也端起碗,饮一口蜜醋,眯眼:“是许都还是雒都?”
“二哥想去哪里?”
“既然要去,就去许都。”
裴潜眯眼:“我很疑虑,本以为大将军会与公卿、汝颖之士生出冲突。不曾想至今三方相安无事,实乃怪事。”
许都那边,何止是三方势力?
伏完、董承也能算是一股势力,陈宫为代表的兖州人也是一股势力,南阳、荆南人组成的荆州人也是一股势力。
“二哥所疑惑的,阿季此前也疑惑。”
裴秀说着自嘲笑了笑:“对旧日公卿、各地宗贼而言,如今只能仰仗大将军,以抵制阿季。不指望大将军,难道指望袁绍、曹操、袁术之流?”
正是赵基的断腿压迫感太强,才造成了许都方面的空前和谐、团结。
这是裴秀的看法,只觉得许都那里的和睦随时可能会瓦解。
赵基也只是一个因素,此外还有两三个因素,例如吕布身边缺乏可士人,有足够的岗位安置大部分人;例如天子朝廷的余威、影响力尚存;又比如……许都所有人都很饿,不团结就得一起挨饿,还要在混乱中赌命。
裴潜听了皱眉,却说:“阿季过于率直,经历丁冲、钟繇、董昭以及司空张喜、桓典诸人之事后,已不容朝堂。好在他果断,撤兵及时。”
赵基撤的慢一些,吕布与兖豫之士、公卿加速融合后,搞不好会生出强行挽留的心思,裹挟赵基一起征讨刘表。
裴潜才从刘表那边离开,他与刘琦也有不错的私交。
很清楚汴水一战曹操大败的消息传到荆州时,荆州上下有多么的惶恐、震怖。
如果不是感觉吕布真能捏死他们,荆州自刘表以下,又怎么会源源不断的运粮,去接济吕布这个臭要饭的?
见裴潜不满赵基对朝廷的态度,裴秀端着蜜醋放在鼻下仔细嗅了嗅,随即仰头一口饮尽:“二哥当时不在,在的话,肯定也会冲杀在前。阿季所做《讨大汉贼状》,二哥可看过?”
“看过,行文粗直,一味指责公卿失德,未免有失公允。”
裴潜尽可能公正的说:“桓灵二帝以来,四时不正,疫疾荼毒天下,士民受饥寒时疫之害,这才酿成黄巾之乱,公卿何咎?”
裴秀自己给自己斟酌蜜醋,歪头斜眼看碗:“是啊,不能全赖公卿。可不这样,难道是汉室德行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