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固然有公义的一面,但转转各地,造成的破坏远不是袁术性格、行事风格中那点光辉所能弥补的。
骆俊说的也很有道理,没有粮食的情况下,袁术已经无法召集、动员军队,对陈国的威胁很低。
拖个小半年,袁术影响力大衰败,更不是陈国的对手。
陈国何苦用宝贵的粮食,去帮袁术吊命?
袁术撑过去后,可能会吃饱肚子后来打陈国。
就如眼前这样,前有袁绍吃着韩馥提供的军粮,去谋划冀州;再就是眼前朝廷、吕布吃着刘表的粮食,渡过艰难的冬季后调头回去打刘表。
韩馥、刘表有错么?
没什么错,一个是同盟义举,一个是宗藩忠烈之举。
错的是供应粮食太过充足,就该将袁绍、吕布饿着,别给饿死就行了。
同样的事情,陈国又怎么会犯类似的错误?
舒邵见骆俊这里态度坚决,也只能离开陈国,一路轻驰返回寿春。
陈县与寿春相距不远,信使快马两日轻易能到。
对舒邵这样的使者队伍,用时三日抵达。
缺粮危机已影响到袁术自身,数百名姬妾不得已在桑园中摘青桑果吃,已等不到桑果全面成熟。
这种危急时刻,袁术在军营中生活,与吏士一起在城外淝水筑坝捉鱼。
淝水坝边,袁术衣物磨损,挽着袖子、裤腿坐在树荫下:“陈国上下鄙我为人,不肯信我。诸君说说,该如何是好?”
涉及到陈国,袁涣静坐不语,真把陈国搞乱了,他家及乡党也不好受。
他可以写信劝陈国借粮,这种时候却不会出什么主意。
袁术询问后,阎象、杨弘纷纷献策。
袁术的表弟何夔也开口说:“陈王麾下诸将各拥强军,却不能在乱世中有所作为,皆郁郁不得志。我听说陈王拜赵基次兄赵垣为左将军后,陈国诸将更是不满。”
袁术闻言瞪眼:“赵垣何等人物,也敢为左将军?”
他是汉帝国的左将军,赵垣是陈王国的左将军,彼此不是一个级别;但都是左将军。
何夔不疾不徐又说:“今陈国皆系于陈王一人,骆俊出身江东,实乃小姓,名望不足以安定一国。以仆之见,今陈国防备甚严,恐怕已有诛灭我等之意。到了如此危急之时,切不可拘泥于手段。”
袁术点着头:“嗯,不肯借粮,是要饿杀我等。我若所料不差,其国夏收后,便会出兵顺淮水而来,以击讨我军。”
大将张勋起身,愤声拱手:“明公,我等必誓死与之一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