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我的假想敌是赵匡胤 > 第七十九章定难军李家

第七十九章定难军李家

该得到命令了,话说我是不是该派人通知他到晋州这里募兵,等我归来。”

定难军李家起家于黄巢起义,在唐廷无力北顾之际发展了起来,又靠着一代又一代的家主审时度势,实力不断强大。

李家起家的过程,跟大部分的节度使起家过程类似。

贞观十年,由于吐谷浑与党项的联盟关系出现不谐,党项拓跋部首领拓跋赤辞带着部众归附唐朝,拓跋部正式接受唐廷的敕封。

在开元中,随着吐蕃的势力逐渐增强,西北之地风云再起。

为了避免吐蕃人的侵扰,党项首领上书唐廷请求内移,被唐廷安置在了灵州与夏州之间。

之后天宝年间爆发了铁勒部叛乱,唐廷担心党项人心不稳,所以又将党项人再次移至银州之北,夏州以东。

经过唐廷两次安置后,居庆州的党项人为东山部,以居夏州的为平夏部。

咸通时,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时占据了宥州,自领刺史。

拓跋思恭通过立誓讨贼,获得了权知夏绥银节度使。

之后拓跋思恭领兵讨伐黄巢叛乱,因为屡败屡战,唐廷嘉奖拓跋氏,拓跋思恭正式取得了“夏州节度使”的名号。

黄巢之乱被平定后,唐廷因廷以拓跋思恭讨贼有大功,加封太子太傅,袭夏国公,复赐姓李。

从此,夏州拓跋氏自称李氏,辖银、夏、绥、宥四州之地。在后汉时期,定难军李家又获得了静州,成为延州北部的强镇。

定难军传至第三代李彝昌的时候,牙将高宗益等作乱,李彝昌被杀。

时李氏族人李仁福为蕃部指挥使,被夏州军吏迎立为帅,李仁福在任上抵抗住了河东节度使部将周德威的进攻,保住了定难军五州的安定。

在李仁福病殁后,次子李彝超继承了定难军的主帅之位。

后唐明宗听说后,准备通过移镇的方式,消除定难军的独立性。

下诏以李彝超为延州留后,而以延帅安从进为夏州留后。后唐朝廷担心李彝超不从命,下诏邠州节度使药彦稠、宫苑使安从益等人率师援送安从进赴镇,果然引起了夏州定难军的反抗。

在夏州城坚固的城池下,唐军碰了个头破血流,而城外党项部也开始截断唐军粮道,最终唐军无功而返,李彝超守住了定难军的家业。

在定难节度使李彝超死后,其兄弟李彝殷成为新的定难军节度使,而李彝殷正是未来西夏国主李元昊的高祖父。

李家自从李彝超开始对东京朝廷毫无顺从之心,更是时不时地暗中联络西北藩镇,暗中反叛朝廷,并且从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