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那边,千儿八百精骑,外加一个单于使节,就足以将西域九成以上的国家吓得屁滚尿流,赶忙把各自的王太后洗洗干净,给送去单于庭暖被窝!
中亚麻烦些,但也仅仅只是麻烦些,多派点军队,多给点时间,总能有所斩获。
但新的战略格局之下,匈奴单于庭不敢再有丝毫保留,只能亲自下场,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在西域、中亚地区获取最大的战略利益,从而改善自己在汉匈新战略格局下的被动处境。
而眼下,刘荣想要发动汉匈高阙之战,所需要考虑到的战争成本,以及战后可能承担的战略风险、损失当中,便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是:战争结果,对日后汉匈战略格局的影响。
如果打赢了,高阙打下来了,那肯定没得说的——无论战略格局怎么变化,都必然是朝着有利于汉家、极度不利于匈奴人的方向去变。
可一旦打输了,在承受了巨大损失、投入了海量成本的前提下,依旧没打下高阙,那战后的战略格局,可就要朝着不利于汉家的方向发展了。
正如朝那之战,匈奴人仅仅只是攻而不能下,就开始让战略天平朝汉家倾斜一样;
一旦高阙之战,汉家也攻之不能下——甚至是攻之不能速下,下之不能久守,那战后的战略天平,也同样会像匈奴一方倾斜。
首当其冲的,是尚还存在于河套地区,理论上臣服汉室的游牧部族,必然会就此蠢蠢欲动,摇摆不定,从而导致河套不稳。
最糟糕的情况,甚至可能会导致连锁反应——匈奴人反守为攻,自高阙南下渡河,踏足河套;
而河套地区的游牧部族,又在河套腹地响应,从而导致汉家需要再度平定河套,甚至就此让出河套。
其次,便是河西。
现如今,汉家碍于高阙的存在,而不能放开手脚去图谋河西;
而河西诸部,也同样因为高阙的存在,而在面对汉家昭然若揭的战略进攻意图时,保有一定的底气。
一旦高阙之战爆发,且以汉家失败为结果,那河西诸部不说是近逼河套,也至少会将汉家的脚步,进一步锁定在大河东岸。
汉家原本的大好局势,以及西可取河西、北可攻幕南的宽松战略处境,也会就此被扭转。
最理想的状况,是汉家失去了继续开拓、继续维持战略进攻姿态的能力,却也能勉强保住河套;
而最糟糕的情况,就是一切都回到河套-马邑战役之前,甚至是汉匈朝那之战前的战略格局。
过往数年,汉家等同于耗费了无数人力、财力、时间,却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