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没有反对的理由,仅仅一个双方共同持股,共同采购车辆,共同建立遍及全国的维修保养体系。
共享运力资源,人员调拨等资源分配优势,带来的额外收益部分不提,光一个降低成本支出带来的收益,都不是他们能轻易拒绝的。
采购一万辆车和一百辆,价格能一样吗?
汽车零部件采购和维护保养,形成规模也是同样的道理。
更别提规模化经营后,带来无穷无尽的运力增长,这简直是物流快递企业梦寐以求的。
以至于新公司注册成立没几天,找上门合作的公司络绎不绝,开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高。
吴奕斌都快无语了,合着淡马锡华夏区,只盯着青云集团一家投资就行?
关键还没办法复制,你说气不气?
组建这样一个网络运输接单配送平台,可不是有钱有人就行,关键是你得拿到最关键的运输资源。
没货源,你说个屁!
目前市面上的货源,主要掌握在货运站,物流公司,快递公司手里。
例如淘淘,京东,拼夕夕或者一些大型工厂也能影响货源分配。
但大家出来做事是要赚钱的,利润分配是个大问题,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货运站,虽然是一盘散沙,全国各地到处都是。
但他们在当地根深蒂固,形成了盘枝错节的复杂网络,外人想轻易涉足进去,很容易被联合针对。
投资血本无归都是轻的,严重点连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证,因为这是砸饭碗的创业行为,双方几乎是不死不休的结局。
现有的利益分配模式,根本无法共存,要么互联网企业+个体司机,要么货运站+个体司机,没有第三条路。
分散在全国各地跑单帮的个人,想把他们集合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在pc时代,需要的成本是个天文数字。
没有移动智能端的便捷信息交流加持,任何针对这个行业的创新,都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半路夭折。
但蜂鸟网络不在此列,首先通过母公司旗下拼夕夕,和工厂合作的基础,货运资源得到保障。
加上本身和快递行业的战略同盟关系,及本身遍及乡镇的人数优势,真打起来,能轻易镇压任何单一竞争对手。
加上生态链产业和各地绑定利益很深,哪怕同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竞争狂潮,多线开战也不害怕。
不愁货源,还有强力部门助力,在行业内拥有话语权,加上一开始就轻装上阵,吸引拥有车辆的个体户加入,避免重资产投入。
连这次招聘司机,都打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