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卫希颜奏请丁忧的消息已经无胫而走。次日,京中朝官们便都相继听闻了。一时间议论如潮,真可谓一波未平又起一波。
十六日,《西湖时报》上登了一篇苏澹的文章:《议子夏传丧礼之不合孝义之节》。
这篇文章成为掀起重议丧礼争战的起端,各家学派都相继卷了进去。
正文 397两议分化
京城士林三大清议之地为国子监、太学、凤凰书院,论消息灵通,这三地都不遑多让。国子监和太学的学官不消说,都有京朝官员的交际网,而三学的学子也各有背景,出身官宦家庭的子弟不少,三品以上高官衙内也多在其中,消息自然灵通,而授学于凤凰书院的夫子们虽然不是学官,却有很多官身,包括在朝官员、致仕官员和有虚衔官身的大学者,各有各的消息门路。是以,卫希颜丁忧的奏章很快就在国子监、太学和凤凰书院中传开了。
那些消息最灵通的,在十五日宰执们放衙后就有了听闻。有人得到的消息甚至是从宫中漏出来的,据说天子大怒,要准了卫轲的奏章。
“这要准了卫国师丁忧三年,岂不是以媳礼服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