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被清洗几遍了。
林泰来恭敬的答道:“并非有什么公干,乃是在下仰慕赵学士风范,特意前来拜访。”
秦淮旧院距离皇城那边并不远,往东边走不到半时辰就是。
国子监即使再没落,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进的,林泰来确实不够资格。
张家兄弟很奇怪,林坐馆不是正躲着海青天么,今天怎么又想送上门?
往北一直走就能到都察院,这条路已经走过两次了。在张家兄弟心目中,林坐馆所说的大腿只能是海青天。
用做生意角度来比喻,就是一本万利!
表面上看,这位六十二岁的老头榜眼出身才是个从五品、官场之路似乎已经走到尽头,扑街的无以复加。
换句话说,在南京刷出名声,更容易在全国范围内传播,至少南京和京师是直接连通的。
从林大官人个人角度来看,他也比较喜欢跟这样有提线木偶潜质的人打交道。
“你这恶贼怎得在此?”那人进来就看到林泰来,反而先吃了一惊,同时又有点生理恶心。
赵志皋进入官场以来,从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顿时心里遭受了巨大冲击。
而且还是党争剧烈的万历朝在位时间最长的首辅之一,有名的万历三大征大部分都是在他任期里打的。
俗话说的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只是低调的闭门开会,私下里传达指示,也忒没气势了。”
对此他只想唱一句山歌,我家不是财神庙,哪会有财主进香来?
正在林泰来琢磨怎么加把火,彻底“收服”赵志皋时,忽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人。
武举考试报名也很简单,本身考生不多,手续也没那么复杂,早晨出发上午就办完了。
明伦堂东西两个侧房,分别是祭酒和司业的公房。
当今南京国子监连个正官祭酒都没有,一个叫赵志皋的六十二岁从五品扑街翰林兼任南京国子监司业,掌国子监事。
张文又提醒说:“坐馆到南京本意是博取武举功名,就算活动也该去兵部走动关系,结果杂七杂八如此分心。”
林泰来无底线的吹捧说:“以老学士之品格才力,蜗居在此,实乃朝廷屈才也!
这篇小令,实乃是为了老学士不吐不快!”
于是赵志皋更迷惑不解了,那伱仰慕个什么?
林泰来又叹道:“在下别无请托,只是真心感慨老学士的际遇,内心愤慨不平。
文化是跟着政治走的,不能不承认,在文化领域苏州地域性更强,而名义首都南京城更具有全国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