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赵志皋这个人还有个优点,就是性格比较软弱柔和,十分好相处。
在历史上,赵志皋作为同乡老前辈对胡应麟多有照顾,两人关系十分亲密。
老学士你说,这巧不巧?”
如果亲自上一线,肯定能碰到犯禁的,抓还是不抓?
海瑞的名头实在太好用了,那杂役没有耽误,立刻就进屋禀报去了。
“收服”赵志皋的进展好不容易才顺利起来,结果突然又冒出来一个敌意满满的胡应麟,这下又会有麻烦了!
哪个坐冷板凳的老干部,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张文答道:“坐馆到南京数日,还没去兵部报名,过了截止日期就坏了!”
据说在板桥上居高临下,能看到不少美丽风景线。
大明朝早期人才稀缺,国子监还是很厉害的,监生肄业后比进士没差多少。
当然,如果谁被举报,那就不能怪他林泰来了,是被举报的人自己做人不周到。
林大官人不禁长叹道:“百业萧条,谁之过也?”
林泰来暗暗得意,如果今天拿下赵志皋,那就赚大了。
“不是海青天!”林泰来又说:“一条比海青天更粗的大腿!”
赵志皋对林泰来问道:“你们有什么过节?”
所以从任何角度来看,赵老翰林这模样必定是老扑街,官场之路走到头了,已经是官场上的冷板凳非主流。
胡应麟一时答不上来,他也很清楚,老前辈身上真没什么可给林泰来的利益。
林泰来反问道:“那你倒是说说,我到老学士这里,能钻营什么?投机什么?能获什么利?”
他只想到了这样一种可能,虽然国子监现在没落的不成样子,但也不排除有人希望镀金。
这下连没有张文聪明的张武也觉得,坐馆这又是把他们当傻子忽悠了。
所以说在官场,永远不缺乏奇迹。
所以胡应麟刚才走进赵志皋的公房,可以不打招呼直接进来。
当日在苏州谈论文学,我们都认为杜工部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张若虚春江月夜为唐诗最被埋没的一首。
林泰来观察了一下,东侧公房门外站着个杂役。
如果只说官职,似乎还是很厉害的,左春坊左谕德兼国子监官,绝对的翰苑清流。
而桥下本该往来如织、承载着欢声笑语的水面画舫,也不见了踪迹。
“并非那样!”胡应麟有点急了,“老前辈休要上了当!
“海中丞使你前来,有何公干?”赵志皋疑惑的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