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 第116章 父皇!儿臣不能让书呆子毁了大明!

第116章 父皇!儿臣不能让书呆子毁了大明!

不够用了。

因为主要考试内容局限在人文领域忽视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导致在这个时代,大明与西方科技发展的差距开始逐渐扩大。

并且科举考试还导致社会资源过分集中于考试和做官之上,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风气。

进而导致了整个社会的逐渐落后。

这一点。

是朱檀颇为不认同的。

毕竟,在之前的唐朝、宋朝时候,科举的考试内容可不止是儒学。

譬如唐朝,科举时候分为五科。

分别是“经科”,考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

“明法科”,主要考察法律知识,选拔司法人才,。

明字科,考察文字理论和书法水平。

明算科,考察数学和天文知识。

武科,考察兵法和武学。

那个时代,只要出身没有问题,只要有一技之长,对朝廷有用,都可以出来做官!

这也让当时的社会风气远比明清开明。

同时,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素质也更高,应用范围也更广,更专业,不会只懂四书五经,被时人讽刺为“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至于朱元璋为什么会规定科举考试只考四书五经,就纯属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了。

他身边能倚仗组织科举考试的,只有读书人。

而这些读书人又都号称是圣人门弟,自然极端推崇儒学经典。

再加上元朝的时候,科举制度已经被那些粗俗的元朝统治者搞得乱七八糟,朱元璋也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

最终,读书人说怎么考,那便怎么考好了。

结果,这些读书人也最终得偿所愿。

科举制度成为了只考察儒学经典的考试。

儒学一时间大放异彩,成为当时社会上最崇高的学问。

其他学问则被挤压的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无论是学习什么东西,只要不是跟儒学有关的,甚至只要不是四书五经,都被人们认为是异端和杂学。

到了明朝宣德年间,朝廷正式规定,只有八股文才是唯一的作答问题,这也更加禁锢了人们的思维,从此,华夏相比较于西方开始渐渐被追赶甚至落后起来。

最为明显的,就是明朝中晚期,甚至要仿制西方的火炮火枪,才能保持自己的先进性。

要知道,在之前,中国在古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