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科技领域,可一直都是遥遥领先,独一档的存在。
至于后世更为拉胯的大清,就更不用多说了。
而现在。
对于朱檀来说。
就是一次改变科举考试的机会!
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五级。
分别是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而在此之前。
童试、院试、乡试三级考试已经结束。
如今,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齐聚应天,主要是在准备会试和殿试。
这一次的考试已经等了太久。
要知道,上一次科举考试还是在洪武四年。
当时的朱元璋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就发现经过科举考试选出来的人,在实际能力上并不怎么样。
反而让他十分嫌弃,所以暂停了科举考试。
大多数时候,都是采用察举制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若是朱元璋愿意,甚至连当时负责收粮的粮长都能做到尚书的位置。
但是随着这些年朝廷人才的逐渐缺乏,朱元璋决定,还是要重新启用科举考试。
否则,不够他杀的。
并且规定,今后科举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
这样的话,就能给朝廷凑出更多人头和稻草人了。
起码在洪武朝是这样.
朱檀看向朱元璋。
忽然道:“父皇,儿臣对这科举考试也有几分兴趣,能否在这里旁听一下?”
之前的考试也就算了,但是对于院试和殿试,朱檀还是想要改变一下的。
最主要的点就集中在考试内容上!
起码也要加上法律、军事、科技、数学等等领域的东西!
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让整个社会兴起对对自然科学和军事、司法等等学问的研究。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科举制度更好地服务国家,不至于让天下所有读书人都埋头在儒学这一条路上。
反正自己是荒唐王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朱檀心中忍不住想着。
最重要的原因是,朱檀知道,仅凭自己一个人是很难掀起整个国家的变革的!
如果想让大明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进步,那就不能只是在生产力上做一些改变!
未来注定是要连生产关系、社会制度都要发生改变的。
如果还是一直只维持老朱设立的那些初始制度的话。
未来,无论自己在生产力上做出多少改变,即便是有了新式的火药、甚至发明出了蒸汽机、应用上了电,那些封落后的制度依然会拖着大明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