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的大船,更是不用担心风浪问题!反倒是漕运、陆运消耗更大!50万石粮,海运折算一下,成本也就是一万石左右。
但陆运的话,估计就要二十万石损耗了!漕运.”
朱檀笑了笑。
如今北平又不是京城,没那么多人口,也没有那么大的粮食需求,元朝时候很通畅的京杭大运河,如今又淤积了不少。
很多航段已经不能走了。
朱元璋倒也清楚,又问道:“那海运的速度跟陆运比又如何?”
朱檀笑道:“自然是海运快了!海运可以昼夜不停,陆运可做不到!而且那么多民夫壮丁耽误日久,跟海运的效率是比不了的!
这些粮食过几日便会卸在海津府(今天津)的码头上,到时候再转陆运送过来,父皇放心便是!”
朱元璋脸上这才露出笑脸。
原本,他是对朱檀用海运省钱有些不满的。
毕竟,军国大事,一刻也耽误不得,如果朱檀爱惜银子,在朱元璋看来,还是格局小了。
如今看来,海运不但快,还便宜。
那就没什么好说了。
只能说这小子,真能干啊!
朱元璋看看不远处。
朱樉和朱棣正向自己这边张望,皱眉哼道:“看什么看!没事多跟你们十弟学学!一个个身为兄长,好意思被弟弟比下去么?
这一次北伐,谁表现好,咱也给他亲王双俸!”
朱棣叹口气。
自己自小跟岳父徐达学的是打仗啊,哪懂这些东西!
朱樉更是满脸无奈。
其实自己也挺能搞钱的,如果不考虑藩地内老百姓的死活的话
不过,到底是不如老十啊!
七八日后。
如今的北平城中。
尽管春节的热闹已过,但寒冷的气候依旧牢牢抓住这座城市。春寒料峭的气息中,街道两旁的柳树只是勉强吐出了几点嫩绿,仿佛在冰冷的空气中颤抖。
早晨,薄雾缭绕,遮蔽了远处的山峦,使得整个城市仿佛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之下。
行人们穿着厚重的棉衣,领口紧闭,脚踏着沉重的棉鞋匆匆而行,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为抵御寒冷而紧绷的表情。
不时有商贩推着木轮车,车上堆满了柴火和炭,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为的是供应给每家每户驱赶严寒。
在市场的一角,热气腾腾的食摊前,几名顾客围坐着,双手紧握着热腾腾的羊肉串或是炖汤,试图从中汲取一丝暖意。
偶尔,从巷子深处传来孩童的欢笑声,他们不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