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脸颊红扑扑的,追逐打闹,为这寒冷的初春增添了几分生气。
北平城中,虽然春节的灯笼还挂在高门大户的门口,但已经失去了节日的热闹,只剩下风吹过时的摇曳和寂寞。
寒风吹过,带起了街角落叶的沙沙声,似乎在诉说着初春的寂寥与等待。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在这样的气候中,以各自的方式度过着明朝初年的一个又一个日子,期待着真正春暖花开的到来。
当然。
即便是这些最平凡的百姓。
也感受到了此刻北平城的不同寻常。
毕竟,此时的北平城中。
百姓只有十几万。
但来自各处的大军云集,已经林林总总不下20万了。
除了秦王,晋王,燕王,齐王,鲁王几大藩王聚在这里。
还有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等等名将。
朱檀住在朱棣为他安排的宅子里已有六七日。
这之前,这里住的是元朝丞相。
朱檀百无聊赖地走出房门。
微微叹了口气。
没有王妃在,自己这几个亿的寂寞真是无处安放!
忽然。
一阵马蹄声响起。
数十名自兖州鲁王府赶来的将士,他们骑着汗珠滚滚的骏马,似乎连夜赶路而来。这些将士铁甲闪闪,长矛如林,然而最吸引朱檀目光的,却是他们肩背之间那几十支新式火枪!
众将士翻身落马。
跟门口卫士通禀了一声。
朱檀闻言倒是十分欣喜,立刻召见。
很快。
众将士背着枪便走了进去。
“殿下,这是陶先生制好的火器,他说您一定会满意,还请殿下过目!”
为首的小旗捧着一支火枪,恭恭敬敬递给了朱檀。
朱檀接过火枪,手感一沉,险些掉在地上。
若不是朱檀平日里还有些注意锻炼身体,几乎就要拿不住这枪!
哪怕枪托是木制的,重量也有二十多斤重!
朱檀稳稳地握住了这支重量不菲的火枪,立即感受到了它与众不同的特质。
尽管重量令人吃惊,但这正是由于它所使用的材料和构造所决定的。这支滑膛枪的枪身由精选的重型钢铁制成,表面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不仅提升了耐用性,也赋予了它那独特的乌黑色泽。这种深沉的黑色,不仅反映了其强悍的战斗属性,还透露出一股冷静与坚定的气质。
这支火枪的滑膛设计是其最大的革新之处,这种设计简化了内部结构,不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