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若非他们屡屡犯我大明疆土,朕又岂会派兵征讨?”
“父皇说的是。”
朱檀顺着朱元璋的话说道:
“不过如今东瀛已定,儿臣在东瀛推行‘三六九等’之策,便是要彻底教化东瀛百姓,让他们知晓我大明之威,不敢再起异心。”
“哦?‘三六九等’之策?说来听听。”朱元璋来了兴趣。
“儿臣将东瀛百姓分为九等,上三等学习汉语,接受我大明文化,可享诸多特权;中三等则需缴纳赋税,为我大明提供劳役;下三等则为贱民,永世不得翻身。”
朱檀语气平淡地说着,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朱标一直沉默不语,此时却突然开口问道:
“十弟,这‘三六九等’之策,岂非将东瀛百姓分而治之,长此以往,他们心中定然怨恨,恐难长久啊。”
朱檀看了朱标一眼,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意。
“大哥此言差矣,东瀛之地,民风彪悍,若不施以雷霆手段,如何让他们心悦诚服?只有让他们明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道理,才能永绝后患。”
“嗯……”
朱元璋沉吟片刻,点头道:
“老十言之有理,对待这些蛮夷之辈,就该恩威并施,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臣服。”
“父皇明鉴,”
朱檀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儿臣此举,并非是为了永久地将他们分门别类,而是为了激励他们学习上进。”
“只要他们愿意学习汉语,接受大明的文化,便有机会提升等级,享受更好的待遇。”
“如此一来,假以时日,东瀛便可彻底融入我大明文化圈,成为我大明的藩属之国,再无后顾之忧!”
“好!说得好!”
朱元璋龙颜大悦:
“老十,你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有勇有谋,将来必成大器!”
坐在一旁的太子朱标也举起酒杯,对着朱檀说道:“十弟此次东瀛之行,立下如此大功,为兄敬你一杯!”
朱檀连忙举杯回敬:
“大哥过誉了,这都是臣弟应该做的。”
朱标的目光在朱檀身上停留了片刻,嘴角带着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缓缓说道:
“十弟,你我兄弟多年,情同手足。父皇常年操劳国事,如今你回来了,可要好好为父皇分忧才是啊。”
朱檀心中一凛,他知道朱标这番话并非表面上那样简单,但他不动声色地答道:
“大哥说的是,臣弟定当竭尽全力,为父皇分忧,为大明效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