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上岸后,从许昌东南方向出发,经过安徽到达润州。”
“不料秦宗权攻占许州,杀节度使鹿晏弘,该计划破灭。”
“韦庄又计划从开封南下返回润州,不料镇海军节度使周宝被叛军击败奔逃,不久病死。”
“韦庄无路可走,只好返回孟津。”
“公元885-887年,韦庄多次尝试返回浙西,不料因战事受阻。”
“光启三年,韦庄途经清河县时,得知江南战事已经平息,决定返回浙西。”
“历经艰难险阻,韦庄携家人来到婺州居住。”
“在婺州居住时,韦庄及家人过着清贫、适闲的村居生活,也与诗僧贯休有所往来。”
“但经历仕途不顺、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后。”
“韦庄精神状态持续低迷,有了隐居避世的想法,却因家中清贫无法实现。”
“光启四年,唐僖宗驾崩,昭宗继位,好像有重振江山之举动。”
“韦庄精神振奋,有再次应举的想法。”
“韦庄于春天从徐州沿运河到达扬州,又因听说江南局势仍不稳定南下在南京小住。”
“游览南京后韦庄继续南下,途径苏州等地,后向西到婺州小住,进而返回衢州。”“唐昭宗龙纪元年,韦庄离开衢州,探访新朋旧友,求食求官,却依然到处碰壁。”
“在漂泊途中,韦庄游历衢州、南昌、湖北、湖南、潼关等地,留下众多诗篇。”
“乾宁元年,韦庄终于得中进士,此时他已年近六十。”
“他被任命为草诏的校书郎,开始仕途生涯,结束了十年的江南漂泊生活。”
“可纵使及第,韦庄仕途仍郁郁不得志,年近甲却从最低官位做起。”
“面对唐王朝行将就木、自己仕途不顺的景象,韦庄感叹身世漂泊,年华已去。”
辛弃疾:韦庄,望断思乡路,终老未还乡。
韦庄,生于长安京兆韦氏逍遥公房。
初唐时的韦家,是与杜家齐名的名门望族。
然而曾经的荣耀与辉煌,都与韦庄无关。
他出生时,韦氏家族早已败落,且父母早亡,家境十分贫寒。
但是,韦庄从小就聪颖过人,喜爱读书,并立志报国。
他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匡扶像尧舜那样的明主。
然而他生不逢时,生于大唐末年,朝廷腐败无能,吏治混乱不堪。
但他并没有失望,还是孜孜不倦地为科考入仕做着准备。
然而,一个人的成功,只靠自己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