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成名,你没有嫁。
咱俩都是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话谁,我们都不如别人。
罗隐久困科场,云英久困乐籍,两人一见面常常取笑对方。
十年之后,久别重逢。
故人相见,关心的问题依然,罗隐科举又与云英不期而遇。
见她仍未脱离乐籍,远离风尘,罗隐不胜感慨。
却没想到云英一见面却惊诧,于是罗隐写诗赠她。
“咸通十年冬,吏部员外郎于環出任湖南观察使。”
“因为于環曾为罗隐的进士考试广为延誉,窘迫中的罗隐于是写《投书湖南于常侍启》,请求于環奏授一官或推荐他参加吏部的书判拔萃考试。”
“至咸通十二年,罗隐任衡阳县主簿,因性格不容。”
“年末离职东归,在途中将湖南所作文书编为三卷《湖南应用集》。”
“咸通十三年,罗隐经江夏归乡,拜谒湖州刺史裴德符。”
“次年春,罗隐再到湖南谋职,但于環此时已被贬袁州刺史。”
“罗隐拜谒继任湖南观察使兼潭州刺史王凝,作《投湖南王大夫启》,求职不得。”
“而再东下至扬州,谒淮南节度使李蔚,求得入其幕府中为吏。”
“因恃才傲世,仅几月又弃职而去,流落于扬州街头。”
“乾符元年,罗隐为求职再西下江州、鄂州等地。”
“拜谒江州刺史陈辇,作《上江州陈员外》。”
“谒鄂州刺史韦蟾,其作有《上鄂州韦尚书》诗,求职均不得回复。”
“乾符二年,爆发黄巢农民起义,罗隐在无路可投的境况下,来到了池州,投奔其父。”
“乾符四年,经池州以等第之举,罗隐再次赴京师长安,以参加第二年的进士会试。”
“因未得荐举,罗隐再次落榜,于悲愤之下作《偶兴》诗。”
“自大中十三年初去长安应试,到乾符四年的二十年,在应试屡遭黜落后。”
“罗隐自言命薄地卑,无人援引,遂放弃从科举入仕途之路。”
“罗隐居池州梅根浦期间,得到池州刺史窦潏的照顾,池州因受黄巢之乱无屋宇城壁。”
辛弃疾:半生漂泊潦倒的罗隐,写过一首旷达的诗,后两句家喻户晓。
古代文人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抵达梦想成真的辉煌时刻,但是有些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
唐代有个文人名叫罗横,从少年到中年,他不断地参加科举考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考了十多次,结果全盘皆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