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此淡出江湖,改名为罗隐。
罗隐前半生漂泊潦倒,时运不佳,与仕途无缘,难展心中宏愿。
其实他富有才华,写了不少的诗文,不乏名篇佳作。
这份非凡的才情,使得他在民间还是蛮受欢迎的。
当朝宰相令狐绹的儿子考中进士,罗隐写了诗文以表示祝贺。
儿子考中进士本是值得高兴的人生大事,然而宰相却漫不经心,得到罗隐的诗文手迹却大为欣喜。
真有些匪夷所思,但是也足以证明罗隐的作品有很大的魅力。
有位才女对于罗隐的诗文相当喜欢,常常在她的父亲面前吟诵。
当有一天,有缘见识这位偶像时,结果出乎意料。
因为罗隐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陋。
才女大失所望,从此绝口不念罗隐的诗。
对于罗隐有无妻室,很难搜集到相关的资料。
古代才子放浪形骸,流连于烟枊巷,倒也见怪不怪了。
歌妓云英是罗隐的旧日相好,不知当时俩人是否有过海誓山盟。
光阴流逝,十年之后罗隐故地重游,再度邂逅云英,两人旧情复燃。
云英风姿犹在,红颜未逝,触动了罗隐的内心隐痛。
锺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这两句有着惺惺相惜的意思,也有着人生失意,辛酸无奈,五味杂陈之感。
末一句反问,问得好!难道真的是我们都不如别人吗?谁知道呢?
现实世态如此,哪是个人命运能左右得了?
身不逢时,事不由人,阴差阳错,种种兰因絮果。
罗隐写过一首咏物诗《蜂》,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它有着讽喻的意味。
既赞美了那些终日勤劳,不畏艰难,造福于民的人,又讽刺了那些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不劳而获的人。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辗转江湖数十载,看透世态人情,也尝遍酸甜苦辣,他的作品有着现实主义的意义。
他敢于以诗笔抗争社会的黑暗,反映民生疾苦,抒写个人的坎坷际遇。
他的诗风流丽,笔力恣意,感情沉郁苍凉,言浅意深。
虽不算十分完美,然而终是晩唐一代名家风范。
罗隐写过一首旷达的诗,后两句家喻户晓。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