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叛变,帮我收取幽州!”
“主公奇谋睿智,属下望尘莫及。”明明郭嘉事先想好引着曹操说,但仍是大唱赞歌。
说话间荀攸、荀衍也赶了上来。
“军师何事?”
“恭喜主公。”荀攸深施一礼,“拜祭袁绍果真是良策!方才崔琰告诉我,大多数人已愿意追随主公、遣散家兵,有些豪族士人还甘愿贡献部分田产归朝廷掌控。人人都道主公有情有义真豪杰,公私分明不忘故旧,论气量比袁本初胜之三分!”
“哈哈……”曹操只笑了两声,立刻忍了回去——后面跟着许多人呢,有道是“哭则不歌”,得意忘形可就让人看出假来了。
郭嘉赶紧替他遮掩:“唉……这都是主公真情所致,叫人不得不感化啊。”
曹操假模假式点点头,见荀衍还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休若,莫非友若还是不肯归降?”
荀衍愁眉苦脸摇了摇头:“他倒是肯认我这三哥了,但又说誓死不保二主,效力朝廷也不干,还是想甘老林泉。我还能怎么劝?”
“既然如此老夫也不强人所难,保不保我由他去吧。”曹操仰天长叹,“袁绍啊袁绍,你帐下义士何其多也!”这会儿扪心自问,刚才那番哭祭假中有真真中有假,竟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课税新法
随着袁氏旧属纷纷归顺,冀州的局面已被曹操稳定掌握,他上表朝廷让还兖州牧的兼职,改领幽州牧;为表示对河北士人的开诚布公,又任命崔琰为冀州长史。不过明眼人都知道,兖州乃曹操起兵之处,实际行政权早被他攥得牢牢的,北伐的军粮都是夏侯渊自那里征调的。让兖州牧改领幽州牧不过是句空话,领是真领,让非真让。
与此同时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传来,拥兵并州的高幹向曹操献书投降。曹操虽然接受投诚,并以朝廷的名义令其继续担任并州刺史,但心里却充满怀疑,招曾在高幹府上为宾的仲长统到帅帐询问。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县人,自幼博览群书聪颖好学。他虽年纪轻轻,却曾游学青、徐、并、冀诸州,辗转游历观尽了汉室衰微百姓之苦,有感时事著作《昌言》一书,也因此被荀彧极力推荐,在曹操帐下充任参军。
不过仲长统自进入曹营并无丝毫建树,谈政事他可以,搞军事他可就一窍不通了,这几个月来基本就是糊里糊涂跟着走,即便有差事也是楼圭、郭嘉替他办。一个年仅二十六的年轻人,刚入幕府就当了参军,而且在军营里白吃白喝什么也干不了,旁人能没闲话?仲长统心中惴惴难安,故而今日见了曹操,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