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
在一些高端的车型上面,芯片的成本直接就提升了五六倍。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市场。
“我们在车规级芯片方面的经验是比较少的,现在才进军这个市场,还来得及吗?”
欧德宁有点心动,但是又有点担心。
他自然是希望英特尔能够在新的领域取得突破,但是如果跟智能手机芯片一样,折腾了那么多年却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甚至成为行业的笑话,那就不值得了。
“高通和英伟达这些企业也是今年才开始进军车规级芯片,现在进入这个市场不仅不算晚,反而是最好的时机。”
帕特很是肯定的给出了自己的回复。
放眼各行各业,除了电脑和手机,也就汽车这个产品上的芯片值得期待了。
所以帕特是非常想要尽快的行动起来。
要不然到时候行动慢了,他这个技术负责人的压力就大了。
“行吧,既然你觉得现在是好时机,那么公司就正式成立车规级芯片项目组,由你亲自负责,尽快的把属于我们的顶级车规级芯片研发出来。”
欧德宁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想清楚了这一点之后,他没有再纠结,选择了同意帕特的提议。
而同样是受到了巨大刺激的,就要数联发科了。
当初它们跟南山半导体在中低端的手机芯片上面,可是有着白热化的竞争。
不过伴随着华强北手机市场的萧条,联发科和南山半导体之间的竞争稍微没有那么冒火了。
但是联发科那边对于南山半导体的动静,那是随时都是保持高度关注的。
这一次南山半导体ns8155的诞生,让联发科意识到了车规级芯片也是大有可为啊。
不客气的说,在此之前,传统的芯片巨头是有点看不上车规级芯片的,觉得那玩意就跟玩具芯片差不多,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
明明行业都已经进化到28纳米了,但是车规级芯片却是普遍还在使用一百多纳米,甚至是两三百纳米制程的工艺去生产。
最变态的是车规级芯片经常都是开发出来之后,前前后后要使用五六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
在整个过程当中,几乎不会对芯片的新的进行升级。
在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的半导体行业,这样子的节奏肯定是没有办法保持芯片技术的领先。
所以除了汽车行业的人之外,英飞凌、恩智浦、安森美这些车规级芯片巨头的名字,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的。
但是南山半导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