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气膜孔的设计,顺便做一做涡轮叶片出口的业务。
但问题在于,黎明厂那将近200台发动机每年的产能是“规划产能”。
还没落地呢。
现在只有火炬实验室的那台原型机正在进行试生产而已。
等到超短激光加工设备定型,黎明厂再把产线给搭起来,乐观估计也要到明年下半年到后年年初。
所以原本的时间表,是让m88-3到2003年年中以后再投产。
然后斯奈克玛就会发现新涡轮叶片造的太慢。
这时候华夏再以救世主的身份降临。
完美。
然而看法国人现在表现出的急切架势,感觉整个进度最少也要提前一年左右……
而刘永全倒是没想常浩南这么多,只是有什么答什么:
“我估计是巴黎航展之后,发现没有订单进账,所以着急了。”
“没有订单进账?”
常浩南大概回忆了一下这段时间听到的消息,发现好像确实没听过跟达索有关的部分:
“好像确实没迎…”
不过紧接着,常浩南话锋一转:
“但实话,这和飞机性能其实关系不大……主要是达索对阵风的宣传策略有问题,再一个就是没瞄准合适的市场,你像什么韩国这种,明摆着只有美国飞机可选,花再多力气也不可能赢的……”
“嗯……不过我听从航展回来的同志讲,阵风和台风是前后脚进行的飞行表演,性能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刘永全开口道。
尽管航空动力集团并未派出代表团参展,但作为总公司时期的老人,刘永全在隔壁航空工业集团的熟人也不少,工作中难免会打交道。
“飞行表演能看出个什么机动性……”
常浩南不由得吐槽:
“都是些低空低过载的花哨动作,最多也就看看动力水平还有敏捷性,台风那……”
到这里,他突然停顿了一下。
常浩南本来想台风的EJ200其实有设计缺陷,虽然纸面数据超一流,但因为发动机风扇前面少了个支撑点位,在飞大过载动作的时候可能造成机匣形变量过大,损坏压气机叶片,所以实际的机动性能根本到不了设计水平。
然而这个缺陷眼下连英军自己都未必知道,还是后来台风在诸多模拟空战中屡屡给出不可思议的灾难性表现,才导致被曝光出来。
他之前没接触过m88就知道m88的缺陷,这表现已经非常离谱了。
不过勉强还能解释,是从cFm56核心机的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