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工部在事实上成了一个能与户部展开竞争的财政部门。
“去年,真定、保定、芜湖、沙市、清江浦、杭州、兰州、广宁.等十五个竹木抽分局,课得竹木抽分折银,共计二十八万一千二百四十四万两。其中十二万三千两解运至工部节慎库。”王佐汇报道。
工部的统计方法和户部稍有不同,工部只统计辖下司局在地方上征了多少银子,其中有多少运到了北京,至于这些役折银对应多少亩田,这些田每亩征多少粮食,工部并不统计,这是户部的活儿。因此,尽管工部的收支项也不少,但账本儿却要比户部薄得多。
接着王佐又报告了匠银、芦课、渔课、矿税、四司料银等。以上几项都是常设的杂课,能为工部提供稳定的收入。其中四司料银岁征五十万两,是工部管理的最大常规进项。
所谓四司是指都水、营缮、虞衡、屯田等四个清吏司。一开始,工部只要求开展相关工程或者工造的县,为支援他们的工部官员提供相应的物料支持,以作为开展这些工作的管理费用。不过嘉靖四十五年,工部尚书雷礼得到了嘉靖皇帝的支持,决定每年向广西、云南、贵州以外的各省直州县加派五十万两,作为四司官员外派时的行政费用。
“.综合以上,去年工部节慎库总计收入八十二万九千七百五十五两。其中,十二万两作为四司料银,三十一万两解付辽东用以加固城防。十六万三千二百一十九两,解付辽东及山海关,用以制造甲胄、兵器及火药。二十万两用以对定陵做最后的修缮。”王佐合上册子,最后道:
“目前,节慎库存银二万六千五百三十六两。”
实际上,节慎库存银本来是不该有存银的。因为最近这些年,节慎库每年都要向内承运库输送至少三十万两银子,用以修缮宫殿。但李汝华在朝会上,当众请求停修皇极殿并获允之后,内承运库竟然把这笔银子给退了回来。如果没有这笔退款,他就只能先把辽东的要求放到一边去了。比起挨熊廷弼的骂,他更不愿意因为忤逆皇帝的意志而丢官。
“请继续。”司礼监没有责问工部的意思。
这倒不是因为工部的账做得有多完美,而是因为有严重贪腐行为的工部官员,都被那些和他们有过往来的内廷宦官给供了出来。因为这些官员现在正在东厂提刑司里享受或者等待享受提刑官的大刑伺候,所以司礼监也就没有浪费时间问责王佐的打算了。
王佐翻开另一个记载着预算的本子,说道:“今年节慎库预计收入与去年的实际收入相同。”他倒也不整虚的,调都懒得调。“至于预计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