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上来说,爱德华的这个说法也是有道理的。
所以墨菲听了之后,倒是没有再纠结这个话题。
不过宝马汽车集团的销量快速增长,显然还是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刺激。
今后什么时候会影响双方的合作,是一个未知数。
……
“李总,我研究了一下去年各个车企的全球销量,宝马汽车集团已经进入到了前十名。”
“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本田汽车的230万辆年销量当中,其中雅阁一款车型就贡献了20%。”
“特别是在美利坚市场,雅阁的销量超过了40万,成为去年美利坚最畅销的车型。”
“我觉得公司的下一款车型,可以考虑直接借鉴雅阁的外观,最快速度的推出来。”
吉利汽车那边,李大贵跟李书富汇报新产品的规划。
它们正在推进的第一款产品,今年就会量产了。
那么这个时候,自然是要考虑第二款产品的问题了。
“雅阁这款车,我也有一些印象。”
“把它作为我们的下一款车,确实也可以。”
“反正本田还没有进入到华夏市场,我们就算是直接借鉴了,纠纷也不会那么的明显。”
李书富对于李大贵的眼光,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再说了,美利坚消费者已经用自己的选择证明了雅阁的优秀。
这种情况下,自然不需要纠结太多,跟着就行了。
对于刚刚诞生的吉利汽车来说,它们没有那么多的试错成本。
选择一款成功的车型去借鉴,是最正确的方案。
大部分的汽车企业在刚刚成立的时候,都走过类似的道路。
当年德意志的工业抄袭英吉利,高丽的工业抄袭东瀛。
这都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道路。
“是啊,有捷径可以走,我们没有必要绕弯路。”
“这款车搭载南山发动机的2.5l发动机和南山变速箱的4at自动变速箱之后,可以作为我们的中高端车型来销售。”
“到时候我们一高一低,两款车型同时发力。”
“一年的销量只要能够突破10万辆,公司的局面就彻底的不一样了。”
“到时候不管是找银行贷款,还是找当地要政策,都会简单很多。”
李大贵稍微估算了一下,只要销量超过10万辆,吉利汽车一年的产值就可以达到六七十亿元。
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超级大企业了。
至少在台州本地,已经找不到比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