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巢稳定,那许多事情自然就稳定,就算吹风起浪,也不会伤筋动骨。
许都骚乱,就弄的吕布灰头土脸。
而自己一手建立并着重发展的晋阳新城,肯定不会出现许都那个层次的哗变、骚乱。
吕布那里的‘空印案’,也提醒了赵基,必须要保证印文的监管。
就是吕布缺乏足够的心腹文吏,导致公文、印章经手环节被汝颖、南阳人渗透,这些人提前伪造了太多的合法调兵文书,才让许都骚乱一发不可收拾。
说到底,吕布那里没有进行严格管理,那些人就在吕布眼皮底下,盖了许多空印帛书,成了假军令的源头。
所以赵基这里也要建立严格的调兵程序,公文、令符、使者,三者俱全,才算合法调兵。
公文载体的帛,也要进行专门的纺织,在帛中杂彩线,以独特纹理进行防伪;定期更换纹理。
令符就简单了,就是虎符的变种,左右两半,符合才能调兵。
使者的话,意味着赵基身边要多一个固定的编制,以后军令传达,就由这批人负责。
其他人传令的话,一概不认。
但现在没时间建设,只能打完李傕后再进行这方面的推进、落实。
赵基引着赵彦登高俯览晋阳新城后,又在这里享用了一场宴席,才算结束。
随后下山,赵基乘马而行,与贾诩闲聊。
对于调解西河匈奴,赵基还是有信心的。
可随后就要向关中进兵,他想拉着贾诩一起去。
贾诩婉拒,解释说:“我实无颜面返回关中,余生所愿,不过是恢复并州、朔方,复秦汉故土。”
“既如此,此番还要有劳先生总司后勤庶务。”
赵基左手挽着缰绳,右手握鞭手臂下垂,说着忧虑:“袁绍必不肯坐视我光复关中,要提防袁熙、高干出逃,也要提防袁绍调精锐来袭。不能因袁熙、高干为质,就疏忽懈怠。”
“仆明白,大司马安心就是。”
贾诩神态自信又平静,也嘱咐说:“关中诸将历经丧乱,不可轻信;归附之后,大司马也不可过于放纵;可若监管严密,又会适得其反。”
赵基听着皱眉:“先生的意思我大概是理解了,可又不敢确定。”
“就如大司马理解的那样。”
贾诩抬目远眺山路,前几天才下过雨,道路干燥,山壁上草新绿茂盛,一派生机。
就今年开春的降雨趋势来说,入夏后只要不是太过离谱,那就能平稳度过今年。
他浮浮沉沉那么多年,自黄巾以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