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廷对李筠屡加恩典后,他俨然成为了河东方面的重帅,因此李筠对于大周太祖如此恭敬,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而李筠同样也不负大周两代君主的厚望,除了世宗初登大宝的显德元年,护军穆令均贪功冒进损兵折将外,李筠部署袭扰北汉,屡有所得,颇立功勋。
今年四月初,昭义军行军司马范守图再入河东界,降其二寨。
因此此次衙参恰逢其会,倒也算是一次小型的军事会议。
拜祭完太祖和节度使麾节后,李筠率领众人来到了节度使府二堂的议事大厅。
他大马金刀地坐在正中交椅上,而昭义军文武僚属则分坐两侧。
节度判官孙孚负责主持衙日会议,他率先开口道:“东京邸报言,淮南捷报,三月下旬寿州守将刘仁瞻病重,其部下献城投降,寿州已经告破。”
听闻孙孚此言,顿时大厅内人声喧哗。
之前厅内诸人也只是听到小道消息“官家已破寿州城”,如今传闻坐实,潞州文武僚属交头接耳,笑语喧哗,皆是振奋不已。
毕竟天下纷争已久,人心思定,而大周愈发兵强马壮,或许戡平这乱世的壮举就应证在这大周身上。
而坐在郭周这艘大船上的文武将臣,怎能不兴奋,身处强盛的大周,其必将大有可为。
五代后期东京朝廷掌控力已经越来越大,流官移镇盛行,藩镇已经很难再形成地方势力。
而高平之战后,大周东京禁军屡经拣选,尽去老弱赢小,可谓是兵强马壮,诸镇州兵更是不能与之抗衡。
因此,明眼人可以觉察到统一的脚步在加快,只要大周内部不乱,这郭家必将开创一个新的统一王朝。
孙孚观堂内气氛热烈,随即向南方一拱手,厉声道:“南面官家两下淮南,伪唐江北诸州皆战栗不已。如今寿州告破,其余江北诸州县的收复也只是时间问题。”
“为官家贺,为大周贺。”
“为官家贺,为大周贺。”
“......”
厅内诸人也随着孙孚喊了几口,但是声音参差不齐,这番模样倒是有些惹人发笑。
李筠见大厅内文武僚属如此行状,他也不故作气恼,来深究厅内诸人的失礼,反而是脸上的笑意愈发热烈。
同时他也连连点头,原先对于这个让他避讳改名的小儿辈,久经沙场的李筠是看不上的。
其实不用说李筠了,就是东京城的禁军高级管军,在郭荣初登大位的时候,都不看好这位太祖义子。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侍卫亲军步军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