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一次大操练。
每日上午的训练,主要包括一个时辰负甲行军十里,以及武艺训练,熟悉六阵中的方阵、圆阵、曲阵、直阵和锐阵等五种阵型。
这五种阵型又各有五种变化,共有二十五种变化,使得指挥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敌情、地形攻防等布列不同的阵型。
简单来说,只要掌握六阵,那基本就能成为独领一军的将领了。
不过许多将领常常自诩精通六阵,可是疏于对军队操练,故此在临阵对敌时,很容易把六阵结乱。
阵脚一乱,那便离死不远了,所以能掌握六阵,且还能将其融入军中,使得将士形成肌肉记忆的将领,始终是少数。
“都护府那边,普通直白的肉食是多少?”
刘继隆凑近看了看锅里的黄菜炒猪肉,回头询问起了高进达。
高进达听后不假思索道:“早餐两个馒头,午餐三两肉,晚餐三两肉。”
古代一斤都是十六两,因此每日六两肉食,实际上也就不到二百克的肉食罢了。
饶是如此,却也是这个时代军吏伙食的顶点了,其余唐军唯两餐,且只有早餐有肉,肉量也不多。
不过兵卒军饷高,所以普通兵卒只要不养家,吃肉并不算困难,而且买肉还会有补贴。
实际上从汉代开始,军队便有了肉食补贴,不过这补贴并不是直接给个人的,而是按人头落实到基层军事组织,再由基层军事单位进行分配。
汉代的鸡鸭羊肉,相较于兵卒的军饷来说,并不算贵。
一头羊不过二百余文,一只鸡也不过四十文不到,这优惠后的采购价,便是连普通农户都能吃得起。
不过即便有了优惠的采购价,军中所贩卖的部分食材还是有些贵的,类似牛舌,一条就值六十文。
除此之外,随军戍边的军属,每个月也能领取七十几斤粮食。
这些事情,刘继隆也是从汉代流传下来的杂书看到的,也基本上不会出现夸大其词的说法。
因此汉朝士兵领取肉食的时候,领取人的名字、领取肉的品种和数量都是要记账的,这些账本基本都被杂书记下来的。
刘继隆不知道这些杂书是否流传到了后世,想来应该是没有的(居延汉简)。
想到这里,刘继隆也开口说道:
“安史之乱前,凡我官军出征,必有商贾跟随贩卖商货,收受战利品。”
“如今王焘、俞从晖、任泽他们这些牙商若是来了陇右,我虽会给他们田地养老,但这毕竟比不上他们曾经的生意。”
“待他们举家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